疫情之下,如何看待众多公司的裁员降薪行为?
对于公司降薪裁员行为,我们应该采取理性的态度。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疫情是不可预测的和无法控制的,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一些公司不得不采取措施来保持生存和稳定,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员工和客户。其次,公司采取降薪和裁员措施并不意味着公司不关心员工的生计和福利。
借疫情的影响故意裁员降薪。这种公司本身并没有受到疫情的明显影响。但对这类公司来说,疫情好像是春药一样让它们兴奋了,找到了渴望已久的降低成本的方式。于是开始裁员,对留下的人也大幅降薪。
经过疫情以后,越来越感觉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整体大环境都不好,找工作难、裁员、降薪都是很正常的事,不要过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裁人减薪是当前最直接节省成本的办法。现阶段疫情时下,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不可以刻舟求剑,应当为自己考虑退路。时下销售市场危机四伏,干等不是办法,我们必须要跳出舒适区,展现自己水平,给自己挑选另一个收益方式。
企业单方面终止。一般来说,员工对员工的应用存在问题。
疫情期间降薪如何处理?
1、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
2、职工在带薪年休假期间的工资按有关规定执行。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3、法律分析:在疫情期间只要劳动者没有做出不合法的事情,那么就不应该扣工资,而对于只要因为疫情不能上班就不能扣工资,从而还应该要如实的发放劳动者该有的工资,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办理。
4、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工资下降是真的吗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高吗
1、全国公务员降薪是真的,下调的幅度在15%到20%之间不等。公务员的工资下调是为了当地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公共事业中,相信只要在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公务员的工资还是会出现上调的趋势。公务员降薪资是真实情况吗 公务员降薪最新消息一,公务员基本工资不高,员工指望着年终奖。
2、公务员工资待遇:办事员工资2800元;科员工资3000元;副科级工资3100元;正科级工资3300元;副处级工资3600元;正处级工资4000元;副厅级工资4400元;正厅级工资5000元;副部级工资5500元;正部级工资6000元。
3、全国公务员降薪是真的,下调幅度在15%到20%之间不等。此举是为了让当地有更多资金投放到公共事业中。公务员的工资下调是暂时的,一旦经济好转,预计公务员工资会有上调的趋势。 关于公务员薪资下调的消息,预计将在2024年实施。内部人员已经对此作出了回应。
4、全国公务员降薪是真的,下调的幅度在15%到20%之间不等。公务员的工资下调是为了当地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公共事业中,相信只要在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公务员的工资还是会出现上调的趋势。
5、公务员下调工资标准力度在5%~10%左右,是为了清退不合格员工。有消息称,2024年或将落实到位,全国公务员工资或下调。
降薪多少幅度可以仲裁
1、降薪幅度超过劳动合同约定或相关法律规定时,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对于劳动者而言,签订劳动合同时,工资是一项重要条款,合同中对工资的约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如果雇主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况下,单方面调整工资,即降薪,且降薪幅度超过了合同约定的范围,那么这一行为可能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
2、变更劳动合同的效力: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应当书面形式确认,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劳动合同变更的争议解决:如变更过程中出现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
3、公司不能随便克扣员工工资,基本工资不能随意更改,降低基本工资是属于劳动合同的更变,双方需要商讨一致,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肆意更改。
4、降薪3个月后可以申请仲裁。降薪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5、如果做好重新就业的打算,那么劳动仲裁走起!只要你对于公司的降薪,没有任何同意或签字,那么公司就是属于未足额发放工资、克扣工资,你可以带上相关的证据以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的理由去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返还降薪部分的差额工资,以及要求公司支付你经济补偿金。
人社部关于疫情期间工资规定
1、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2、法律主观:在疫情隔离期间,工资正常发放。疫情期间员工工资这样计算: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月内的,企业应支付职工标准工资;超过一个月的,职工正常上班,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超过一个月的,职工没有正常上班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
3、根据人社部发布《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疫情期间劳动者的工资可以延迟发放,但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3)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疫情期间在家上班公司降薪合理吗
法律分析:在疫情期间只要劳动者没有做出不合法的事情,那么就不应该扣工资,而对于只要因为疫情不能上班就不能扣工资,从而还应该要如实的发放劳动者该有的工资,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办理。
法律分析:单方面不合法。如果企业未因疫情导致生产经营发生困难,员工在家办公提供正常劳动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不能因为改变工作地点而减低薪酬。因无需外出,企业不再发放交通补贴,具有合理性。
因疫情防控政策导致员工需要在家工作并正常完成任务,此时企业扣减工资属于违法行为。然而,若为员工个人原因导致居家,且未能按时完成工作,亦或公司拥有明确完备的规章制度规定在此情况下的工资计算方式,那么扣减工资便可能合法。建议您首先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其扣减工资的理由。
法律分析:合理,疫情期间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按照规定,企业可以降低原有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发放工资,但是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但是,有些单位薪资构成中含有绩效工资,在家办公,效率降低,一些出外勤的工作等等无法完成,单位根据绩效考核核算绩效工资(适度降低)合理合法。因为疫情影响,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困境,向员工说明情况,员工自愿协商一致降薪,法律层面是允许的。但这种协商需员工签字确认,强制通知决定员工集体降薪,不合法。
本文来自作者[寻真]投稿,不代表左歌柠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cx999.top/wiki/202504-11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左歌柠的签约作者“寻真”!
希望本篇文章《疫情减薪吗(疫情工资减半)》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左歌柠]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疫情之下,如何看待众多公司的裁员降薪行为? 对于公司降薪裁员行为,我们应该采取理性的态度。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疫情是不可预测的和无法控制...